近期抖音測試短劇付費模式的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大眾關注,甚至有外界認為這是字節在視頻內容上的又一次變現嘗試,此舉無疑將對愛優騰產生不小壓力。對此,用戶評價也是呈兩極分化,有人明確表示“不會付費”,認為是在走長視頻超前點播的老路,有人則覺得可以刺激優質內容的產出,但希望“價格可以再合理些”。
就在不久前,騰訊視頻上新單獨購買某劇會員功能,用戶可以花3元看全集,有效期為3個月,目前主要針對微短劇。該功能一出同樣也收獲了兩極化的評論,不過相比之前備受爭議的超前點播,這次的反對聲音低了不少。
長短視頻平臺圍堵,網絡電影、傳統影視公司加速涌入,市場和制作方愛甜寵、懸疑、也愛IP……這些都使得冉冉升起的微短劇在面貌上與傳統長劇別無二致,問題也異曲同工。但短與長的根本界限,又使得兩者并不相通,低成本、低年齡層的用戶讓微短劇被看作是新內容,圍繞著它進行的一系列開發直接被稱作新模式、新風口。
如今平臺還在不斷調整分賬規則,下大力度搶奪這塊內容;同時,市場的唱衰聲也沒有停過,微短劇沒有“錢”景的論調頻頻出現,此刻平臺又開始挖掘微短劇在用戶端的變現模式,究竟單劇付費、單集付費是否行得通尚未可知,但微短劇確實已經實現了“表面繁榮”。
被圍堵的微短劇,
忙壞了編???
編劇婷婷帶著一部長劇去提案,但一見面,對方忍不住問了一句,“你手里有沒有微短劇劇本?”
這讓婷婷覺得有點納悶,因為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了,一些做長劇的資深影視公司、頭部網絡電影公司都在問,且頻次越來越高,“微短劇是新形式,但也不至于所有人都要搶吧?”這讓婷婷很不理解,因為此刻婷婷也接到了老板下發的任務,被迫接受把一部IP改編成微短劇。她告訴骨朵,微短劇對編劇來說不太友好。
婷婷改編的是一部甜寵向的微短劇,第一次去見甲方,對方就告訴她這個劇本不需要太多邏輯,婷婷迷惑了,問“那我們需要啥?”
“要快樂。”
甲方的回答一下讓婷婷愣住,“不要邏輯要快樂,但邏輯不通,編劇怎么能寫下去?”婷婷一邊覺得甲方不懂內容,一邊又不得不默默修改。每次溝通甲方都和婷婷強調,“你這個節奏太慢了,要快起來。”這也是婷婷最怕聽到的一句話。“這個東西真不好寫,一集10多分鐘就5場戲,每一場都要有一個側重點,但兩分鐘的內容,我怎么能每場都有重點。”但再次改完后甲方還是覺得慢,又提出讓婷婷按照美劇節奏修改,于是婷婷用平行蒙太奇,兩個場景同時進行,但甲方卻說,“看不懂,還不如上一版。”
做長劇習慣了的編劇初涉微短劇中來,感覺被“甲方折磨瘋了”,但也有扎根進這個賽道,感覺如魚得水的團隊。編劇洋洋的工作室最近劇本特別暢銷,都是5-10分鐘的微短劇,基本上還沒完本就賣掉了,而且合作方也十分穩定。最開始洋洋和團隊主要專注于網劇,直到今年6、7月份和朋友聊天才開始嘗試微短劇,沒想到銷路這么好。
今年獲得B站投資的兔猻文化算得上是微短劇行業中的佼佼者,打造出的懸疑微短劇“不思異系列”名噪一時,其CEO邱其虎告訴骨朵,這一年來,各行各業的朋友都過來聊天,大家都很好奇,“微短劇與平臺的合作模式是什么?”
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微短劇這里尋找新增量,而且不似早期MCN公司熱情高漲,現在反倒是影視機構居多。
邱其虎覺得這可能與平臺需求驅使有很大關系,這些影視公司都在為平臺提供內容,如果視頻平臺有新的需要,大家肯定會加大這部分投入,加上網絡電影市場增量見頂、內容單一、投資體量加大,相比于網劇、網絡電影,微短劇備案時間又相對較短,要稍微快1個月左右的時間。
內外促使下,一部分長劇制作公司、網絡電影公司都在奔向這塊蛋糕。從業者感受到了平臺空前高漲的熱情,“長視頻平臺中的騰訊視頻、芒果TV現在熱情很高,短視頻平臺中,快手此刻更是熱情高漲。”
不過平臺的內容需求都有各自的章法,要根據各自的生態而定,所以幾大平臺對微短劇的要求還存在差別。騰訊視頻的微短劇類型較為豐富,品質要求是精品漫改,芒果TV偏愛情感懸疑向,而B站喜歡腦洞、懸疑、搞笑三大方向,至于快手,則是涵蓋各個類型,追求精品化。這些是邱其虎感知到的平臺區別。
平臺內卷微短劇,
新老問題尚在解決中
微短劇分賬規則一直在調整,這是平臺不斷給創作者釋放出的信號。但與之相反的是,制作方卻沒那么激動了。
過往每次分賬規則的調整都能掀起不小波瀾,帶給已入局或者想入局者一股沖勁,但在規則的頻繁變更下,大家沒那么激動了,甚至有制片人用“心如死灰”來形容。“我們當然希望平臺不斷提高片方分賬收益,但有時規則調整得過于頻繁,大家心里就會想,是不是明天還會變。”甚至有片方產生疑慮,“平臺為什么不一次性把規則調整干凈,而是每次都只變一點。”大家也漸漸看清了分賬規則頻繁變更背后,更深層次來源于平臺內卷,“各大平臺都在爭奪這塊市場,每次都想通過這種增大片方收益的方法,讓大家多拿一些提案給自己。”一位從業者表示。
微短劇作為一種新生形式,此刻顯示出了無窮的想象空間,特別是近兩年頭部大劇頻頻失利,雖然微短劇與長劇并不存在競爭關系,但確實也不能錯過,平臺都想占領這塊市場,各家規則也遲遲未能統一。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覺得,這并不意味著微短劇沒有威脅性,畢竟用戶時間是有限的,一旦微短劇消磨了大家大部分時間,另一種娛樂形式內容的收看量勢必會有所減少。
微短劇可能會壓縮中腰部網劇的空間。相對長劇而言,微短劇用戶更年輕,邱其虎表示“不思異系列”的用戶主要年齡段在20歲左右?!哆@個男主有點冷》導演在早前接受采訪時透露,這部劇快手的受眾主要在18-23歲年齡層。一位業內人士也表示,現在微短劇數據最好的還是甜寵類型。
也就是說,看微短劇的用戶和喜歡甜寵的用戶存在重合,而甜寵、青春向的內容在中腰部長劇中占比不低。
不難發現,微短劇也偏愛甜寵,且以IP改編居多。微短劇雖然成本不高,但并不意味著大家愿意承擔更多風險,因此片方選片子的品位和長劇是相同的,IP改編比原創更受歡迎,“一方面是更加保險,另一方面,片方也可以拿 IP撬動更大的資源,招攬更厲害的導演和更強的資金鏈。”邱其虎表示。
可見,長劇的各種問題也正一點點在微短劇中顯現,一位從業者表示,大部分平臺都會要求他們復制自己過往的成功作品或者受市場歡迎的類型,這也是當下微短劇題材同質化、內容套路化的主要原因。
一位制片人向骨朵控訴,雖然各大平臺都在鼓勵創新類型,但最終都會被打回原形。“一旦你拿出一個新東西放到平臺評估流程中,最終在加入各方意見后,它還是會變成了你最熟悉做的、或者平臺近期播放的類型,更多的創新還是在廣告植入上。”
更加焦慮的是內容不僅要新,也要符合相應平臺的受眾需求,同時平臺對于這一新品類的內容考核標準是什么,目前也并不統一。不少資深團隊也產生了疑惑。“對于微短劇這一新品類,不同平臺觀眾的偏好在哪里,消費習慣是怎樣的,這需要通過一部部劇集上線來去探索并迭代。另外,一個劇集目標是內容建設,還是偏向流量累積,也有著不同的創作方向。這需要內容方和平臺方通力合作。”邱其虎表示,這是他們目前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
不完善的商業模式,
抵擋不住的想象空間
一個東西能不能發展長遠,另一個關鍵點在于是否擁有一套相對完善、能夠轉得起來的商業模式。從這個角度看,邱其虎覺得微短劇是有著未來的。
近期,快手短劇運營負責人于軻公開表示,快手短劇日活躍用戶規模2.3億,總播放量7700億。播放量超過1億的短劇達850部。而過去一年,快手短劇創作者規模增速逾32%,短劇創作者總收入超過10億元。
這些數字讓人振奮,也顯示了短劇在當下處在一個相對于完善的狀態。如今傳統網劇的商業模式微短劇基本上也都安排上了,愛優騰芒支持定制、版權采買、分賬各種形式,短視頻平臺端還有直播帶貨等方式。不過,因為微短劇時長受限,無法承接過多的廣告植入,品牌定制廣告以及以劇捧人從而直播帶貨頗受歡迎,而相比于定制、版權采買,分賬占據主流。
兔猻文化作為內容出品制作方有兩條產品線,一個是版權劇,一個是平臺定制劇。前者是自行融資并出品制作,再跟平臺進行發行合作,后者是依據平臺的內容需求進行項目制作。目前兩條產品線的項目比例為1:1。
而此刻,微短劇針對用戶的付費模式也正在探索中,如騰訊視頻出現了3元購全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種辦法讓視頻平臺多了一種新的營收模式,對片方而言也是比較公平的,先不論這3元是否能夠讓片方獲得分成收益,這種TOC、讓觀眾直接選擇內容的方式,是我們創作者十分歡迎的。
近期,抖音也開始測試1元短劇付費模式。和長視頻超前點播玩法類似,每集1元起,用戶也可一次性購買全集,此外,抖音計劃將短劇作為一個單獨的一級入口,置于抖音App首頁。目前抖音上的短劇內容,已經形成了搜索欄+首頁一級入口+創作者個人中心入口等3個入口的模式。對此,大家更多也是表示歡迎。
邱其虎還比較看好微短劇的投入產出比,他覺得,相比于長劇,微短劇的投資成本與其能夠帶來的會員拉新量是比較劃算的。
這也正是視頻平臺非??粗氐?,“長視頻平臺燒了十年沒燒出結果,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各家沒有獨立的內容品牌,今天這部劇火便復制同類型,然后花大價錢請明星,最終藝人成為談判桌上的最大砝碼,雖然該劇也能吸引大批粉絲,但可能明天劇播完,粉絲也就走了。”目前相比于其他賽道,邱其虎覺得微短劇還沒有那么卷,起碼在演員陣容這塊是卷不起來的,因為制作費是有限的。
更加重要的是,微短劇剛剛在去年才邁入它的元年,相比于網劇、網絡電影,這是一個新興的內容形式,而喜歡它的人是年齡層更低的年輕人,資本、平臺都不會放棄風口,而風口的一大要點便是年輕人偏好。因此,即便有不少聲音唱衰微短劇,但卻始終抵擋不住大家的參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