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目前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古代正劇除《大秦賦》《大軍師司馬懿》外已寥寥可數,以嚴肅考究著稱的古代歷史劇的美學風格和創作邏輯正在逐步變化或淡化,玄幻、仙俠、架空等題材風靡一時。“古偶劇”由此衍生并逐漸占據古代劇很大比重。“古偶劇”嚴格說并不是劇集的類型,而是業界制作的“有著偶像劇內核的古裝劇”。這一類型劇集更像是一種流水線制作模式,多為熱門網絡原創小說改編,通常選用一兩個當紅明星主演,通過原著粉絲的支持和宣傳獲得較大熱度。
據《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熱門網絡劇類型中現代劇、古代劇占比相對平均,熱度指數排在前20名的劇集中古代劇占據9部,屬玄幻、武俠、言情、懸疑推理題材。另根據2021年前三季度網劇網絡播放指數的榜單來看,古代題材劇集主要特征:一是以大IP改編、大制作為看點的劇集熱度依然明顯,“小而美”偶有亮點;二是以包含愛情、人性、甜寵、現實主義風格的奇幻劇成為熱議作品,并引發市場追捧。近兩年也有一些熱門IP改編的劇集在注重文化底蘊、敘事結構、情節設置、場景搭建、服化道細節等方面盡量做到考究。如《天盛長歌》,正在熱播的《斛珠夫人》等,不僅僅講述愛恨情仇,嘗試將格局打開,賦予角色家國情懷,塑造更廣闊的人物格局觀?!队n小仵作》成為題材多元的亮點。
整體上雖然古代劇在制作和播出數量比重不小,在題材創新方面諸多嘗試,在市場上依然受熱捧,但創作質量依然存在問題,主要有:
不同的外形,雷同的劇情
目前一些制作播出的劇集,作品故事線單一、主題重復,如劇中女主角多數為人設討喜,圍繞甜寵戀愛與權力爭斗展開,設計融合了以古法炮制的火鍋、冰淇淋、小龍蝦、嘻哈等現代元素,顯然就是穿著古裝的言情瑪麗蘇劇??傊?,不是落魄千金和霸道總裁的相愛相殺,就是勵志女孩與貴公子攜手同行共闖江湖。劇情俗套雷同,扎堆跟風制作,通過架空歷史背景,設計離奇的情節迎合大眾娛樂心理,卻沒有帶來共振和思考。
古代劇的外衣,現代化的演繹
當下網絡古代劇題材大多定位在不斷貼近年輕受眾需求方面,隨著武俠、玄幻、甜寵等題材受到追捧,近期一些上線的古代劇往往成為年輕元素的古裝版。在劇情設置上,追求出其不意,喜歡在形式層面走捷徑,在花哨熱鬧上下功夫。離奇荒誕的情節和人物夸張的表達方式,無不與古代時期相違和。在角色塑造上,人物三觀、妝容、臺詞、儀態禮儀等方面全方位流淌出“現代味”,以現代人的思維套路化古代的劇情,與設定時代脫軌,這是對現實主義的曲解,無法兼具歷史精神內涵與現實主義精神的鏈接與傳達。
過度依賴網絡IP改編,創作空洞為骨套路為翼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在寧波召開的全國電視劇創作規劃會議上講話時指出,“玄幻、仙俠、架空演繹的古裝劇也不能為增加娛樂性、吸引眼球而胡編亂造、放大文化糟粕,甚至違背基本倫理道德,違背基本的歷史邏輯、生活邏輯和藝術邏輯。”古代題材作品需要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以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為前提進行創作,遏制浮躁之風,在制作上力戒功利主義、粗制濫造,在內容上力戒浮華,塑造經典形象。處理好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關系,處理好事理邏輯與藝術邏輯的關系,不斷增強歷史的厚重感和現實主義創作的使命感,以古代優秀文化為骨搭載藝術的羽翼,不斷推出優秀的作品。